您的位置: 西藏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 > 統(tǒng)戰(zhàn)人士 > 正文

用生命播種雪域未來

作者: 孫開遠 王莉 廖云路 鄭璐發(fā)布時間: 2018-04-02 11:16:57來源: 西藏日報
打印
T+
T-

圖為2007年8月21日,鐘揚(右二)與西藏大學師生在西藏采集種子。這是他們在戶外吃午飯。 新華社 發(fā)

他,是植物學家,采集4000萬顆種子,留下綿延后世的基因?qū)毑兀?/p>

他,是和藹師長,以那充滿磁性的聲音,把科研種子播在學子心田;

他,是一棵巨柏,颶風中不幸訇然倒下,卻將生命希望遍灑高原;

他,是共產(chǎn)黨員,癡然忘我的人生境界,把人生寶貴時間獻給西藏……

他,就是中組部、教育部第六、七、八批援藏干部,上海復旦大學黨委委員、研究生院院長、博士生導師,西藏大學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、校長助理、生態(tài)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學科帶頭人鐘揚。2017年9月25日上午,鐘揚在內(nèi)蒙古鄂爾多斯市講學返回途中遭遇車禍,不幸去世,時年53歲。

他頭戴舊遮陽帽,身穿磨得發(fā)亮的沖鋒衣,手扶雙肩包,一臉胡茬,回身質(zhì)樸微笑的高大身影,將永遠定格在西藏大學師生腦海中。他忠誠于黨,熱愛科研和教育事業(yè),燃燒自己,照亮別人,用生命播種雪域高原的未來,把一生奉獻給祖國最需要地方的高尚情操,將永遠激勵后來人不斷前行。

“這個教授太酷了!”

“嗡——”,9月25日中午,自治區(qū)科技創(chuàng)新大會上,西藏大學研究生處處長單增羅布的手機急促地震動起來。

電話里傳來的,是鐘揚去世的噩耗。

“這不可能是真的!他還答應我們,9月29號參加理學院生態(tài)學一流學科建設(shè)研討會呢!”單增羅布大腦里先是一片空白,隨即便淚如雨下。

“教師是我最在意的身份”,這是鐘揚曾不止一次說過的話。的確,即使離開,他也是在來講學的路上。

作為老師,鐘揚不但善于用風趣而又通俗的語言來解釋深奧的科學道理,更能把專業(yè)知識巧妙地轉(zhuǎn)化為人生哲理。

“第一次見鐘老師,是在一個大教室里。他黝黑微胖,像一座山,很有氣場和力量。”一位曾經(jīng)聆聽過鐘揚講課的藏大學生說:“中氣十足的帶上海口音的普通話,激情澎湃的語境,使原本昏昏欲睡的我瞬間清醒了。這個教授太酷了!接下來的兩個小時,我筆直地坐著,豎起耳朵聽他的每句話。”

“每次講課,都結(jié)束了,學生們還意猶未盡,不肯離去。”西藏大學生命科學系主任普布說,鐘揚教授作為一位有創(chuàng)新思維的科學家,從人品到學問都令人欽佩。他是真正的科普大家,能夠讓外行很快捷、輕松地就了解復雜的科學知識,甚至能夠點燃普通人對科學的興趣。

幽默就像種子一樣,仿佛植入鐘揚教授身體的每一個細胞。在一次西藏野外考察中,他與學生都出現(xiàn)了嚴重的高原反應。學生要把插在自己鼻中的氧氣管拔出來給他用,他抓住學生的手說:“別動,都這么大的人了,怎么這么不講衛(wèi)生,快點插回去”。

鐘揚為雙胞胎兒子取名“云杉”和“云實”,還別致地解釋這種命名的意義,“一來花花草草多,植物志那么厚,想重名都難;二是不用動腦;再者,如果植物取名蔚然成風,會給植物分類學在社會上帶來很大影響”。

有時候,與其說鐘揚在給學生們講生物學,不如說他在給大家講人生哲學課。他對生物學的態(tài)度,在科學以外,透著對人類命運、生命價值的深深思考與關(guān)懷。

“他講達爾文踏上‘貝格爾’號的航行時,如同自己也在那艘事關(guān)人類命運的船上。”他的學生、博士研究生李子璇說:“他舍棄上海舒服的日子,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西藏科研考察,心情也許就如登上自己的‘貝格爾’號吧。作為他的學生,我們將追隨他的腳步,繼續(xù)前行。愿海拔6000米的雪蓮,永遠為老師盛開!”

“不是杰出者才做夢”

作為植物學家,鐘揚有著自己的追求:“生物多樣性排名,西藏一直在全國是前三,而西藏還有很多沒有被探索的地方。”

從2001年起,鐘揚便開始每年進藏進行科考。2010年,他開始了連續(xù)三批援藏之路。16年來,為什么鐘揚與西藏結(jié)下不解之緣,只因?qū)@塊高天厚土的熱愛。

鐘揚曾說:“初到這片土地,只為盤點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,尋找生物進化的軌跡。在漫長的科考道路上,我慢慢意識到,這片神奇的土地,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位生物學家,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,將科學研究的種子播灑在藏族學生的心中。”

熟悉鐘揚的人都知道,他非常希望藏族學生能考取研究生,加入他的科研團隊。他知道,無論到哪里深造,藏族學生大多數(shù)都會回到家鄉(xiāng),成為西藏科研領(lǐng)域“靠得住、留得下、用得上”的生力軍。

“他每年都要問我,‘推薦的研究生中有沒有藏族學生?能不能動員優(yōu)秀藏族學生選擇讀研?’他經(jīng)常給我講,西藏要發(fā)展,必須培養(yǎng)專業(yè)人才。” 憶起昔日好友,西藏大學文學院黨組書記、原理學院院長徐寶慧說。

作為老師,鐘揚對藏族學生的喜愛發(fā)自肺腑。他曾說:“藏族學生跟內(nèi)地學生相比,在知識方面會顯得差一點,但聰明程度可能會強一點。在內(nèi)地讀書的漢族學生中,前幾名優(yōu)秀學生可能出國了,前幾十名的可能進清華、北大了,最終輪到我手上的都排名好幾百了。跟我讀研究生的藏族學生,一般都是前幾名。按照比例計算,他們的聰明程度不亞于那些排名幾百位的漢族學生。”

西藏大學理學院教授拉瓊便是在鐘揚培育下成長起來的少數(shù)民族學者。鐘揚鼓勵他報考復旦大學的博士研究生,但拉瓊當時無暇抽身。直到有一次,鐘揚離開拉薩前往上海,在機場候機時還打電話詢問考博的事。

后來,拉瓊成為西藏大學最年輕的藏族植物學教授,擔負博士點的建設(shè)工作。

前不久,當?shù)弥幸幻刈鍖W生被錄取為2017屆生態(tài)學博士研究生新生時,鐘揚興奮不已。他在電話里說:“謝謝你,拉瓊。”

“不是杰出者才做夢,而是善夢者才杰出。我希望我的學生,就像這生長在世界屋脊的植物一樣,堅持夢想、無畏艱險。我相信,終有一天,夢想之花,會在他們的腳下開放。”鐘揚說。

“馬曾經(jīng)是有翅膀的”

鐘揚珍視榮譽,卻從不把榮譽掛在嘴邊。

有一年,西藏大學理學院推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,大家一致推選鐘揚參選。當詢問他的態(tài)度時,他笑了笑說:“十幾年前,我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了。”大家都很驚訝,與鐘老師這么熟悉了,居然還不知道!

鐘揚就是這樣一個做事低調(diào)、淡泊名利的人。

他曾說:“馬曾經(jīng)是有翅膀的,但在進化過程中,它選擇了地面,而不是天空。成長未必是獲得,有時是失去。”

他這樣說的,也這樣做的。徐寶慧說,鐘揚教授對職務、待遇從來都沒有什么要求,對穿戴、飲食和生活,更是沒有任何追求。

2012年5月,復旦大學領(lǐng)導來拉薩對他在復旦大學的進一步工作進行考察。當時,復旦大學要任命他為研究生院院長,希望他完成第六批援藏工作后專心為復旦大學工作。鐘揚表態(tài):寧可不要做研究生院院長,也要堅持在西藏的工作和研究。

在西藏大學師生們印象中,鐘揚教授總是穿著那幾件洗得幾乎褪色的衣服。在大多數(shù)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機時,他仍舊在用一款直板老式手機。

有一次,從上海經(jīng)成都到拉薩,由于飛機延誤,他竟然在成都機場候機樓外的樓梯間合衣睡了兩個小時,再搭乘早上第一班飛機趕回拉薩。

……

他擁有整個世界,卻唯獨缺了自己。鐘揚不愿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人生享受上。共產(chǎn)黨員,就是要甘于成為先鋒者,向更高的高度攀登;就是要把生命最寶貴的時光,獻給祖國最需要的地方。

這使鐘揚比一般人更能感悟生命真諦。他在給教師節(jié)獻禮的短片《播種未來》中有一段獨白,不曾想竟然一語成讖:

“任何生命都有結(jié)束的一天,但我毫不畏懼。因為我的學生會繼續(xù)探索科學之路,而采集的這些種子,也許會在幾百年后的某一天,生根發(fā)芽,到那時,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。”

(責編: 陳建國)
相關(guān)閱讀
?

熱點關(guān)注更多>>

領(lǐng)導論述更多>>

理論園地更多>>

相關(guān)鏈接更多>>